广东新方略企业管理研究院

首页
资讯中心Information

广东省如何出台政策科技助力科创板,如何成为高新企业?

2019-04-10

    科创板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上升到战略高度,国家核心多次提到科创板,但是到现在全国没有一个省委书记和生长来为科创板站台和助威,和陕西的某个知名事件一样,没有政治觉悟。还好广东永远是改革前言,最能够理解政策红利,科技部门和高校也最早搞懂了科创板是强国富民最重要的方法。广东省和高校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 这些政策将对日后科创板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想上科创板,首先要是硬科技企业,同时最少要是高新技术企业。想上科创板,首先成为高新企业,如何成为高新企业,细读全文,辅导和企业上科创板不一定非要今年,明年和后年都可以,但准备和辅导要从现在开始。

一  广东如何科技助力企业?具体政策

科创12条


2019年1月,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提出12条科技创新促进政策。

“科创12条”主要内容

【重磅解读】省府一号文聚焦科技创新12条


近期,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联合编制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指引》,为做好“科创12条”贯彻落实的指示要求,经梳理凝炼“科创12条”政策点,分为“单独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统一制定出台实施指引、结合工作贯彻落实、有条件的地市组织实施”等4种类型,分别推进落实。实施指引主要框架包括政策内容、政策解读、适用对象、实施要点、组织实施单位、实施时间、参考流程图等内容。

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

措施实施指引

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或独立申报

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及能力的企事业单位也可申报且与广东省内单位同等对待

入库项目在满足到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给予立项支持

揭榜制重大科技项目


技术攻关类主要由广东龙头骨干企业提出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在商报省科技主管部门发榜后,由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或其组织的联合体进行揭榜公关

成果转化类主要针对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已经比较成熟的且又符合广东产业发展需求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商报省科技主管部门发榜后,组织省内有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企业进行揭榜转化

人才签证与停居留办理


★外籍人才办理人才签证(R字签证)

申请R字签证前,应当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外国专家局)申请办理《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然后持《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等材料通过我国驻外签证机关或广东省口岸签证机关两种途径办理R字签证。

★外籍人才办理访问签证(F字签证)

外籍人才持《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直接向我过驻外签证机关申请F字签证,入境后免办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未在境外办理F字签证的,可凭《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直接在广东省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办理入境

★外籍高层次人才的团队成果及科研助手办理工作许可和居住许可

外籍团队成果及科研助手来粤工作的,凭用人单位聘用证明及外籍高层次人才担保证明,先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持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等材料在我国驻外签证机关或在我省口岸签证机关办理Z字(工作)签证入境后,申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居留许可

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


科技型企业家可直接申报高级(含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建立科技型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绿色通道),可按相关程序直接向对应职称评审委员会申报

高企认定财政奖励


对上年度通过高企认定的企业,省财政给予一定奖励,对珠三角以外地区的高企实施倾斜性支持

企业研发省级财政补助申请


调整优化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政策,并适当向粤东西北地区企业倾斜

企业“先备案,后申请”。每年4月30日前在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填报当年度《广东省企业研究开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备案登记表》并提交相关附件(企业研发管理制度文件、年度研发计划书等),再按申请通知要求在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填报相关信息及提交相关材料。

重点实验室申报与管理


★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

每年一次。广东省内注册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非企业性质的公益性新型研发机构(不受国家、部委、外省市隶属关系的限制)等独立法人单位。在省科技厅网上发布省重点实验室申报通知后,申报单位按要求在阳光政务平台填报相关信息及提交相关材料,符合要求的,授予“省重点实验室”牌子,并给予相应支持。

★企业类省重点实验室

每年一次。广东省内登记注册的企业。在省科技厅网上发布企业类省重点实验室申报通知后,申报单位按要求在阳光政务平台填报相关信息及提交相关材料,符合要求的,授予“省重点实验室”牌子,并给予相应支持。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的科研实体,申请新建重点实验室须为已运行和对外开放两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公开发布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由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填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审核通过后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牌子。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企业建设。科技部发布指南通知,依托单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并报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报告》,审核通过后授予“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牌子。

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


在省内注册登记的独立法人组织或机构,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省科技厅发布申报通知,申请单位按要求,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提交申报所需相关资料及证明。审核通过授予“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牌匾”,自颁发日起有效期3年。

授予下属创投公司最高3000万元决策权


在全国率先提出对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放权与激励的改革措施,省或市可授予其自主审批下属创投公司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的投资决策权

新型研发机构应编制《投资决策权实施方案》并报理事会审批

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机制改革


允许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多元投资的混合制运营公司,负责新型研发机构经营管理,其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可以以货币出资方式持有50%以上股份

各市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支持各市至少建设1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可直接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需在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育成服务平台完成登记备案

省科技厅每年发布申报通知,对通过审核的认定为广东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税收优惠办理


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大学科技园(含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自用及提供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适用对象自行申请。登入信息服务系统(www.chinatorch.gov.cn)录入并提交基础免税信息,审核确认并报税务部门备案后,前往税务机关办理免税事宜

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先行政策


授权负责省级农业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奖和重大推广项目的评价推荐

新型研发机构和入驻单位科研人员优先申请资金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所取得成果,其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归个人或研究团队所有,知识产权归所在单位所有。

入驻单位在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成果登记或交易,免收服务费用。单项技术交易额超过100万元且在科创中心产业化平台取得收益的,给予双方交易额各不超过20%的奖补。

对在科创中心注册挂牌企业进行的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发展资金给予投入资金不超过30%的补偿,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在科创中心注册挂牌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所发生的的本金损失,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补偿。

省科学技术奖提名评审


一般5月左右启动,12月左右完成评审

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奖补


支持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省财政按其上年度促成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签订的,除关联交易之外的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以及引进境外技术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申请奖补的技术转移机构必须先进入“广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库”,省科技厅常年受理入库申请

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上一年度促成交易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证明、技术交易资金到账凭证、机构与交易双方或任意一方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及其服务费用发票、服务资金到账凭证等,如以作价入股方式达成交的技术交易,需提供工商注册证明。

非营利性科技项目计划用地


新增的非营利性科技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由省统筹解决,不占用地市用地计划指标,鼓励地市建设非营利性科技项目

对符合非营利性性质的科技项目,地市科技行政部门出具相关说明,即可证明为非营利性科技项目

                   (图片来自网络) 

二  高校院所科技改革,国有资产定价不再强制要求评估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不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国有全资企业的,明确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4月4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修订后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玉丰财经玉丰认为,不强制要求事业单位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进行资产评估,这真正做到了简政放权,有利于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


“这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尊重了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的特殊性,破解了之前在科技成果处置等方面的困境。”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陈宝明说,《暂行办法》明确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的管理程序与职责。


被“加持”的国有资产评估

   “此前调研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即便在交易双方协议定价之后,仍会组织内部或通过社会机构进行再次评估。”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透露,科技成果备案管理权虽然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全部需要按估值入账报备。由于许多成果并未实际交易无法形成具体价格,一些单位只能随意予以估值。


如此一来,被“加持”了的资产评估反倒流于形式。加之审批过程繁琐、评估周期较长,无形中增加了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的负担,延误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时机。


“国有资产评估中的问题不能都归结到制度本身上,还与评估机构不专业、评估体系不健全有关。”在张妍看来,资产评估与市场定价并不矛盾,评估结果只是定价的决策参考,最终价格还是由市场说了算。


《暂行办法》指出,可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科技成果的价格。通过协议定价的,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

放权和监管的平衡

    那么,少了政府审批把关的环节,会不会出现责任单位接不住、不敢接,甚至新一轮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放权和监管必然是平衡的,放权给高校院所,就要求这些单位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承接并落实这些权利和义务。否则,放权了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陈宝明直言,《暂行办法》已明确了相关的责任和权利义务,单位则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考核、科技人员激励等细则,从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两方面推动政策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暂行规定》中新增一项追责条款,即:通过串通作弊,暗箱操作等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可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增加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的追责条款,体现权责对等,既要简政放权,又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这为追究低价处置科技成果等提供政策依据。”张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科技成果转化属于处置国有资产行为,要保持严肃、敬畏的态度进行定价决策。


《暂行办法》提出,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非国有全资企业的,由单位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


面对这一条,有人可能会犯嘀咕,政策并没有划定红线,一旦出了问题怎么办?


“既然定价权下放到单位,单位应对定价结果承担责任,若选择不进行资产评估,就应认真研究科技成果定价内控制度,充分的调研、论证、集体决策、公示等环节不可或缺,以保证科技成果定价的公允性。”张妍提醒,特别是对于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形成的国有股权处置或国有股权比例变动等情况,建议仍按照相关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规定执行。


“国资、科技、教育、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应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统一政策尺度,避免‘秋后算账’。”韩军建议,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执行、免责细则,消除高校院所因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不积极转化科技成果的顾虑。

                (图片来自网络)

三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要多少个专利?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达到下列其中一项数量要求:


A、发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Ⅰ类知识产权1件以上;

B、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Ⅱ类知识产权5件以上。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6年》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什么是关键?


申报过的企业知道,专利是重中之重。至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需要多少个专利,说法不一。



总结有两种声音:

第一种: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

第二种:15-18个专利。


认为只需要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即可申报高企的辅导机构:

让客户一下子申报十多个专利,就是在坑钱。


认为需要15-18个专利的辅导机构:

只拥有1个发明或5个实用新型就去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是对政策条件的肤浅认识,是在让客户冒险,看似给客户省钱,实际得不偿失。


而这两种说法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谁对谁错呢?接下来,盛景STF科创板研究院玉丰大家一起来分析讲解。


第一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只要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


这个说法是有明确的依据的。即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标准中,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相关规定。即我们常说的打分系统中,总分100分,其中知识产权部分为30分。而知识产权部分的评分由知识产权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营产品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其中知识产权数量里的量化标准为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知识产权数量方面的满分(8分)。这里是高企审核制度中对知识产权数量最明确的量化要求。以此为评判标准,可以得出,高企申报只要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


第二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15-18个专利


这种说法不完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以企业成立年限计算,成立3年以上的企业需要拥有15-18个专利,而成立3年以内的企业拥有的专利数应该是企业成立的自然年的年度数*5。也就是说若企业成立2年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需要拥有不低于10个专利,若企业成立1个年度,则需要不低于5个专利。


这种说法来自于哪里呢?


这种说法其实来自于对高企申报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和全面权衡


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的主观量化考核指标中,总分100分,知识产权部分占30分,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研发组织管理水平占20分,成长性指标占20分


除知识产权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占比也是30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细化得分标准如下:

平均年成果转化5项及以上得分为 25-30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4项及以上得分为 19-24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3项及以上得分为 13-18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2项及以上得分为 7-12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1项及以上得分为1-6分,

平均年成果转化0项及以上得分为 0分。


由此可以看出,平均年转化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则能得到最高档分


那科技成果转化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一个流程,可以用下面的分段进程来表示:


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科研立项得到科研结果---科研结果用于产品的生产---新产品品质提高带动了销售的增加。


上面的流程,其实是高企审核的核心,不仅仅关系到了量化打分。更关乎到了研发费的审计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这一点后面再说。


先说其中跟专利有隐含关系的一点,那就是科研成果


所谓科研成果,其证明方式有两种:

1、一句话概括科研工作结束后得到的技术点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诀窍;

2、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软著,申请知识产权自然就包含了技术点)。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专利证书是科研成果在技术指标和认可度上的最佳证明,根正苗红


而技术诀窍,虽然包含了技术点,但隐含了意思就很简单,这虽然是一个技术点,但是还没达到申请专利的级别。在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专利审核制度下,如果连实用新型专利都无法申请的技术点,其技术含量和被认可的程度可想而知。评审专家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没有专利证明下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被否。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被认可度,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部分:科技成果的证明材料用专利证书而不是所谓的技术诀窍,显得更为有利。而高企一般情况下审核的是企业前三年的材料。


由此计算:每年不低于5个科技成果转化,即15-18个专利,相对是保险的


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


以上是从科技成果方面来考虑专利数量的


另外拓展开从其他点来深入探讨专利数量的隐形要求:



1回到知识产权打分部分


知识产权打分由知识产权类型、数量、先进性、与主营产品关联性、获取方式等几个方面组成。具体标准为:



知识产权类型及数量(8分):

发明专利称为1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称为2类知识产权。 



1项及以上1类知识产权得分7-8分,

5项及以上2类知识产权得分为5-6分,

3-4项2类知识产权得分3-4分,

1-2项2类知识产权得分1-2分,

0项知识产权得0分。



由此可见,无论多少实用新型,在这方面都无法得到满分。


技术先进程度(8分):


先进度高7-8分 

较高5-6分,

一般3-4分,

较低1-2分,

无先进性0分。



在此项标准中,发明专利占有明显优势。但却是存在一些技术性比较高的专利,因为其本身的技术特性只能申请实用新型。所以不可以绝对性认为发明专利一定更先进。相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出现先进程度高的专利的概率更大。


关联性(8分):即知识产权在产品上发挥的作用。


关联性强7-8分,

较强5-6分,

一般3-4分,

较弱1-2分,

无关联性0分。



在此处,发明专利并不占有优势。相反,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越多,其跟主营产品的关联性会越大。


知识产权获得方式(6分):


自主研发:3-6分,

受让受赠或并购:1-3分。



这里跟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无关。


所以,如果从知识产权得分的细则深入研究会发现,专利的数量越多,得分高的可能性越大。并一定要一味追求发明专利。特别是对于配方类的发明专利其技术含量未必比实用新型高,只是因为配方和方式方法只能申请发明专利罢了。



2研发费用部分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而言,合理的研发费用占比越高,通过率越高。而研发费用的归集在于研发本身,而专利作为研发成果是研发工作开展的最有力证明。研发成果越多,与之相对应的研发越容易被认可,产生的研发费用就越高,研发费用的归集相对越容易。



一个企业,若三年内只产生了5个实用新型专利,其开展研发项目的费用若太高,那就太假了。


对于一个中型的年销售额5000万的企业而言,其而研发费用至少应达到250万。平均到5个实用新型专利上。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费用高达五十多万。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要么是申报材料作假,要么研发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而如果按照15个专利来看:产生一个专利所需的研发费用为17万。这就相对正常了。



3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



高新技术企业审核中,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要达到60%以上。也就说企业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高新技术产品。而高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不一定要取得高新技术产品的证书,但一定要有专利和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相对应。


因此,专利越多,所覆盖的产品范围越广,可计入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产品就越多。


对于产品数量较少的企业而言,几乎可以达到100%的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而一个产品可以对应多个专利,这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评判是非常有利的。


但有些企业产品种类较多,那用大量专利来附带产品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若专利数量太少,会出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就算强行归集进去,也不会认可。

假设企业拥有10类产品,销售收入都比较平均,但对应的只有6个专利,那在1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的情况下才勉强符合要求,若其中出现2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或有1个专利技术含量较低,其对应的产品不被认可为高新技术产品。则会出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不达标的情况。若企业拥有18个专利,平均每个产品可对应1.8个专利。就算其中出现数个专利对应1个产品,或有个别专利技术含量不达标的情况。对结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只需要1个发明专利或5个实用新型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的肤浅解读。

看似为企业省钱,其实是让企业冒着非常大的不通过的风险,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过程中,专利申请的费用,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审计费,检测费,查新费等其他费用也非常高。若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不通过,会造成审计,检测,查新得费用的浪费,以及企业所有员工的辛勤劳动的付诸东流。

2


而要求企业提供15-18个专利,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条例的深入解读和综合权衡后得出的结果。
看似让企业多支付了费用,其实为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可靠且强大的保障,让审计,查新,检测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工作更加容易和顺利,让企业员工的辛苦工作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方略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44351号-1  建站支持:舞龙网络